困難氣道在兒科患者中雖不如成人常見,但是一旦遇到,處理起來卻非常棘手。
近日,一名六歲患兒,因重度肥胖(體重50.2kg,BMI30.6),外院收治術前訪視時,評估麻醉風險較大,停手術后出院,遂來我院小兒外科門診就診。小兒困難氣道不常見,所以經驗并不豐富;嬰幼兒對于缺氧的耐受能力差,耐受缺氧的時間短,并且年齡越小越短;缺氧是導致嬰幼兒心跳呼吸驟停、腦損傷、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;成人困難氣道的處理經驗并不適用于嬰幼兒,因此小兒困難氣道仍然是麻醉醫生非常關注的問題。經我院麻醉手術科評估后收治患兒入院,術前組織全科進行病案討論。
麻醉手術科張茂鵬主任就如何規避麻醉風險、確保手術順利實施主持討論,經過大家反復探究,最終決定采取保留自主呼吸的方式,在可視喉鏡或纖維支氣管鏡輔助下,行氣管插管,以避免麻醉后可能發生的面罩通氣困難或插管困難,造成難以通氣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發生。
術前麻醉充分準備,為避免輕度鎮靜后呼吸道梗阻,患兒入手術室時未在麻醉準備間行常規鎮靜。為減輕分離焦慮,我科張永剛副主任醫師攜劉浩東、蘭奕歐按計劃采取七氟烷吸入誘導,先行氣道表面麻醉以減輕刺激,后通過可視喉鏡行氣管插管,并在纖維支氣管鏡的輔助下,確保操作準確無誤。待手術結束后清醒拔管,患兒蘇醒徹底,無不適。
近年來,我院麻醉手術科業務學習與實踐操作兩手抓,盡己所能為患者安全保駕護航。分別在婦科、產科、門診、產房、兒外科等方面多管齊下,多線開花,極大地提高了綜合業務能力,同時也為我院進一步加強舒適化醫療做出重大貢獻。
麻醉夢醒之間,千錘百煉、游刃有余,預見不負遇見。
麻醉手術科 石垚